最近不少消费者向小编反映,市面上的地板太参差不齐,在选择地板的时候实在是防不胜防。小编整理了一下几种最容易忽悠消费者的地板,希望在大家购买地板的时候有帮助。
1、贴面板,也叫贴皮板
在劣质的实木基材上贴上0.05mm—2mm厚度实木木皮,以充当纯实木地板销售蒙骗消费者。此类地板因选自劣质基材而导致质量不稳定,并且使用粘合胶将木皮和劣质木材压制在一起,容易造成木皮与基材剥离,并存在一定的甲醛含量不环保。以圆盘豆为例,有的用的是圆盘豆贴圆盘豆,还有更恶劣的用的是一些差的木种,贴上名贵木种的面皮。
用过一段时间后的贴面板容易出现面皮脱落,场面相当恐怖。现在做假的工艺炉火纯青,还有双面贴皮的,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分开来,
行业内的人不仔细看也难看得出。此种板也相当不环保,存在甲醛污染、使用寿命大打折扣,给家装留下太多隐患
2、印花版
在诸如虫眼、花斑、黒点、裂纹比较严重的劣质木材上,通过转印工艺印上各式实木木纹,掩饰虫眼、花斑、黒点、裂纹等木材缺陷,以充当实木地板销售蒙骗消费者。
印花板是多采用劣等BC级木材做基材,地板质量不稳定,木纹不自然...同时,由于漆面涂覆工序少而导致漆面易脱落、开裂。通过表面木纹可以进行简单的辨别,实木地板木纹自然,印花板表面木纹是人工印上的,大面积装起来,基本没有色差,大面积当中总能找几片是一模一样的来...有些工艺差的,背面和正面的木纹也完全不一样。工艺好的现在很多大牌子里是做双面印花的,而且板子拿来起很好看:平整度、艺都天一无缝,甚至比正宗的实木地板看起来还要漂亮...很难区分。实木地板是纯天然的,每一片都是不一样的,也因为这样才有变化,是活的,有灵气的,印花板和复合板一样纹路都是人为做出来的,看久了是死的东西,容易产生视觉疲劳。
当然也有些树种本身木纤维特别细,没什么纹路感,这种细看也是有极少的色差,这是木质的原因,和印花板不是一个概念。
3、以假乱真
“造假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高利润,因此,以次的木头来冒充好的木头、以便宜的树种来代替名贵的树种是最为常见的手法之一。”专业人士透露。
以假充真的手法可谓多种多样,小厂家和杂牌地板商利用消费者对木材辨别能力不强的弱点,将某些板材调色上漆,使其表面看起来像另外一种材质,比如把甘巴豆等价位较低的木头调色处理后,当成黄花梨、波罗格等材质来销售;而杉木经过染色之后,也可以“泡制”成各种名
贵树种。
被仿冒的多为市场上流行的高档树种地板,一些略有“良心”的商家就用花纹和肌理相似的树种来代替,比如有的以桉木代替龙凤檀,有的用柚檀代替重蚁木。柚檀的材质、色泽与重蚁木有点类似,但只要是做这一行的,对比两个树种的纹理就很清楚,柚檀的纹理比较粗,重蚁
木相对要细腻很多。两种地板的市场单价相差近200元,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将此木当彼木,铺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,就得为此多花近2000元的冤枉钱。
4、货不对板
由于消费者在店内看到的只是展示样品,一些不良商家就在销售环节上做手脚,消费者在店内看好的地板,送到家里就换了其他材质或树种的地板。如果在订单或合同上没有注明清楚树种、等级、规格,消费者就只能是“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”。
货不对板惯用的伎俩是滥竽充数,店内展示的是优等品,交货时往往其中掺杂了一等品甚至合格品,商家将不同等级的地板放在一起,差板充次板,次板充好板,然后以最高等级的价格来出售。由于每个等级之间价格相差20~30%,商家因此又额外赚了一笔差价,而消费者尽管多掏了钱,但买到的却是质量让人不放心的地板。